品佳有机玻璃制品为你讲解中国市场的差异性
一、 中国市场的差异性(1)
中国是一个极其特殊的市场,这是一个充满无限生机的市场,是一个让全球眼热的市场,是一个躁动不安的市场,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市场,是一个暗礁丛生的市场,是一个极具中国特色的市场,需要中国式的市场解决方案。
1. 多样化多元化中国幅员辽阔,有13亿人口,是全球最具有增长潜力的市场,但是这个13亿人口的市场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市场,是一个极端差异化的市场。目前城市与乡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呈现明显的城乡二元化结构。一个城市高级白领的月收入可能比一个农民忙碌一年的收入还多。因此在消费上,城市与农村也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当VCD在城市已经被淘汰的时候,VCD在农村才开始普及;当城市人开始转而消费平板电视的时候,CRT彩电才走进农村的千家万户;当城市人在消费时更看重款式、品位、心理满足(品牌附加值)的时候,在一些农村考虑的却仍是满足最基本的需求。
正是因为城市二元化结构所造成的经济差异及消费差异,使得很多在城市面临极大生存压力的品牌,却依靠农村市场取得了成功。例如,隆力奇依靠农村市场,成为中国日化产品的第一集团军;娃哈哈非常可乐成功占领农村市场,成为与
可口可乐及百事可乐两大巨头并驾齐驱的品牌。 中国还存在南北差异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北部欠发达地区的差距。经济发达地区农民的收入可能接近甚至高于中西部地区城镇居民的收入。在江浙一带,一些城镇的GDP比西北很多二级城市的GDP还高,人均收入相差5倍以上。从1997年至2000年,上海市区的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人民币8 440元增至14 870元,增幅75%;而在同一时期内,西南边陲农村地区的人均净收入增幅还不到25%,换算成数字,仅仅是从人民币1 375元增至1 695元。中国一二级市场和三四级市场的差异,也是一个相当突出的现象。北京、上海、广州、深圳,一些省会城市和部分发达城市构成了一二级市场,其他城市和乡镇构成了三四级市场,这两类市场的购买力、消费习惯等方面亦存在很大差别。一二级市场的特点是日益成熟,竞争也相当激烈,三四级市场容量很大,但是比较分散。最近几年,三四级市场正逐渐成熟起来,随着一二级市场渐趋饱和,很多企业也正在加大三四级市场的开发力度。
中国目前依然存在着一定的收入差距、贫富差距。国家发改委不久前公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当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到合理值的上限,达0.4左右,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统计则显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5。另外,因为不同区域文化、风俗等的差异,还存在着消费文化的不同。在南方用来“下火”的王老吉最初进入北方的时候,被大家当作了饮料来喝,因为北方人没有“上火”的这个概念。摩托罗拉手机在全国销量第一,但在广东,由于较多地受到香港文化的影响,其销量落在诺基亚之后。以京、沪、穗三大经济轴心为例,北京大而化之,上海精明细腻,广州享乐主义;北京人偏爱国产,上海人更喜欢进口的东西,广州人信任港台等等,消费习惯呈现非常明显的差异性。
2. 快速成长期
由于受到一些因素的干扰,20世纪90年代末,外界对中国GDP的高增长速度仍普遍持怀疑态度。今天,怀疑情绪仍然存在,但方向相反——从当年怀疑夸大了增长速度,变成了怀疑故意低报这一数字。《经济学家》1997年的报告显示,跨国公司中56%的被访者表示,其公司高估了中国市场的规模。相比之下,200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认为中国业绩超出预期和极大地超过预期的被访者达到了43%。
1997年,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手机市场,但是当时的手机用户数量仍不过1 380万。2004年,中国顺理成章地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用户数量却暴涨到了2.7亿。2005年中国手机市场总销量达到7 896万部,比2004年增长了7.72%。而中国手机用户数量在2006年2月突破了4亿。1997年,中国一年能卖出50万辆汽车,落后于全球13个国家,甚至包括印度。而在2003年,这一数字变成了200万。2006年1月,据《经济参考报》报道:“2005年我国全年生产汽车570.7万辆,销售国产汽车575.82万辆,分别比2004年增长12.55%和13.54%。加上全年进口汽车16万辆左右的销量,中国汽车市场以近592万辆的总规模超过日本本土的580万辆,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
另一方面,刚刚完成原始积累的中国企业,也处于快速的成长期,发展成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抢占更大市场份额成为发展的主旋律,地方品牌进军区域市场,区域品牌向全国品牌发力,而一些逐渐壮大的民族品牌则加速国际化。2004年,联想投入巨资参与奥运TOP10伙伴计划,以及TCL先后与汤姆逊、阿尔卡特、东芝建立合资企业,成为中国企业加速国际化进程的标志性事件。
3. 不成熟的市场
与经过100年市场经济成熟起来的欧美市场相比,中国的市场经济刚刚走了不到30年的历程,因此呈现出较大的不成熟性。中国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与转型的阶段,行政手段的干预、地方保护主义的倾向依然比较起作用。在营销上,流行的国际理论与中国企业摸爬滚打出来的本土经验并存。娃哈哈总裁宗庆后说:“我做生意靠感觉。”原惠普(中国)首席执行官高建华曾比喻说:“西方的营销是80%科学加20%艺术,而中国本土企业的营销则是20%科学加80%艺术,中国的企业很多还是处在‘艺术’经营阶段,也就是说它没有像跨国公司那样,先把市场上非常具体的资料统计出来,而更多的是凭感觉。”很多细分市场都在快速成长中,同时还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市场,企业之间的位置也并不稳定,今天企业还生活得好好的,可能明天就倒闭关门,依然缺少抵抗较大风险的能力。一次失误的战略决策,很可能就会断送一家企业的性命,例如像秦池、爱多等倒下去的标王企业。受来自市场的强大压力,企业战略让位于企业短期行为,企业口里说着做品牌,但是在实际的市场行为中,却是产品导向依赖于促销的短期赢利能力。市场环境法制系统还不够健全,充斥着假冒伪劣产品,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才刚刚萌芽。
4. 认识中国市场的差异性是把事情做对的第一步
最初进入中国的国际公司,总是天真地认为,“中国有13亿人口,就有13亿的潜在消费者”,随着对中国市场的深入了解和现实的市场教育,这样的认知早已经改变。“No business likes chinese business(中国的事情独一无二)”,柯达公司大中华区主席叶莺如是说。韦尔奇(Jack Welch)曾经这么评价中国市场:“最近20年来我一直到中国去,每一次到那儿我都笑自己上一次知道得那么少。这个地方这么大,这么复杂,我真搞不懂。”这是韦尔奇的体验,也显示出中国市场大而复杂的特殊性。
英国经济学家情报社EIU调查了220家在华经营的跨国公司的结果表明:将中国看成“一个市场”的公司高达44%,“两个市场”的占6%,“三个市场”的占11%,“四个或更多市场”的占39%。而把中国看成多个市场的往往能取得成功,一些成功的公司则强调中国市场最困难之一是“地区差异太大,不易把握”。事实上,因为“大”和“变”,中国市场细分和消费者细分的复杂性要高过世界上其他国家。而不能充分把握中国市场的巨大差异性,正是一些跨国公司成为输家的重要原因。
在不成熟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同样表现出一定的浮躁与非理性的特征。同时,中国消费者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消费心理与消费特征。这些与西方的消费者有着显著的不同,很多的消费现象是西方的营销理论与进入中国的国际公司所看不懂和无法理解的。
1. 不同文化产生不同的消费行为
我们在谈到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时,常常运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即:最低的是满足基本生活的生理需求,依次而上是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等五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这个需求层次理论反映的是一种普遍的状态,但在实际的市场行为中,我们所面对的营销环境是相当复杂的,很多现象也是用这个模型所解释不了的,尤其是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中国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具有很明显的差异性,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也都截然不同。
例如,在美国,通过信函投递报纸、进行宣传促销很常见,消费者不会一个一个去专卖店或商场专柜选购产品,他们更乐意在网上刷卡消费;而中国的消费者则喜欢在周末逛逛商场,亲自摸一摸、试一试。在美国,旧货拍卖盛行,而中国人却更喜好新物品。
以上就是小编为你讲解的中国市场的差异性,还需要知道更多的可以联系我们,东莞市品佳有机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引进各种先进的有机玻璃加工机器,专业加工和制作不同尺寸形状的精密有机玻璃工艺产品。东莞有机玻璃,东莞有机玻璃制品厂,东莞有机玻璃展示架,东莞有机玻璃加工厂,东莞压克力,
压克力纪念品,
压克力礼品,
压克力工艺品,
压克力制品,
压克力饰品盒,压克力首饰盒,压克力相框 手机:13600262079